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白城KTV招聘网 > 白城热点资讯 > 白城学习/知识 >  在中国离开了孔子和《论语》“哲学的突破”这一命题就无从谈起我

在中国离开了孔子和《论语》“哲学的突破”这一命题就无从谈起我

2022-09-20 15:56:33 发布 浏览 642 次

在中国,离开了孔子和《论语》,“哲学的突破”这一命题就无从谈起。我们说,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,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。如果说西方各种文化形态重在求真,中国的各种文化形态便是强调求善。旧时代从硕学鸿儒到武术教师,教徒弟的第一课便是如何做人,如何讲“德”。他们让学生或徒弟背诵的座右铭或警句,多出自《论语》。

中国的传统道德资源,经过几十年的弃若敝屣之后,在某些通都大邑简直成了稀罕物,讲求道德者往往被看作是傻瓜,以致有人惊呼当今是一个物欲横流、铜臭熏天的世界。但在若干“民智未开”的穷乡僻壤,我们古代典籍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却依然留存。村夫农妇,或许他们一字不识,其言语行为中却处处体现着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”等为人处世之道,并以此言传身教。这类所谓“礼失求诸野”的现象说明了传统道德观念确实历久不灭,深入人心;同时也促使我们再也不能“舍弃自家无尽藏,沿街托钵效贫儿”(朱熹诗)了。我们需要重读《论语》,它是中国人的人生教科书。

《论语》究竟讲的是什么呢?

《论语》的核心思想,历来有两种看法,其一是“仁”,其一是“礼”。

历来研究《论语》的人多认为《论语》主要是讲“仁”的,认为《论语》重在讲“礼”的主要有王源、戴震、陈沣、王先谦及现代的柳诒徵、李大钊、陈独秀、侯外庐、蔡尚思、赵纪彬等。

杨伯峻先生认为《论语》的核心是“仁”。他做了一个统计:《左传》中“礼”字出现了462次,“仁”字只出现了33次;而《论语》中“礼”字出现75次(《论语词典》统计“礼”字出现了74次,见《论语译注》311页),“仁”字出现了109次(《论语译注·试论孔子》16页)。

我们认为,《论语》的核心思想确实是“仁”。

《论语》中的“仁”一词不能一概而论。从大的方面说,它指在天下范围内行仁政;从小的方面说,它指“爱人”,指忠恕,指做人的根本——孝悌。要做一个真正的“仁人”很难,但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一点一滴地行善——践履仁德。

一、“仁”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的本质所在,人活着就要践履仁德;同时,“仁”也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与目标。志士仁人,一方面时时与“仁”同在,“不违仁”,一方面以在天下实行仁德为己任。“仁”既是最高境界与目标,义、忠、恕、孝、悌都是广义的“仁”的子项。

二、“仁”是实践“天下为公”这一最高目标的重要步骤。

在《礼记·礼运》中,记载了孔子关于“天下大同”的设想。这一设想就是所谓“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”。《雍也》:“子贡曰:‘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,何如?可谓仁乎?’子曰:‘何事于仁!必也圣乎!尧舜其犹病诸!’”能做到“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”,已不只是“仁”,而可以称为“圣”了。这一点,尧舜也未必做到了呢?这可以看出,“圣”包含了“仁”,“仁”与“圣”是一致的。

三、“仁”是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。“仁”是爱人。践履仁德的方法是推己及人,由近及远。

孔子不轻易许人以“仁”,“仁”是否就高不可攀呢?不是!成仁入圣,一般人难以企及;但要践履仁德,却随时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。“为仁由己”(《颜渊》)。“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”(《述而》)当然,“仁”不是琐碎的道德规范,而是“一以贯之”(《里仁》)的。具体说来,“仁”即是“爱人”,“仁”的本源是孝悌。因为行仁的方法,其实就是将对亲人的爱加以推广扩充,所谓由近及远,由己及人。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”(《梁惠王上》)亦即宋代张载所谓“民吾胞也,物吾与也”。这种将亲情之爱推广到极限的“博爱”,把人类精神提扬到了“天人合一”的境界。这种精神不但可以用以疗治当今物欲横流的人类社会,同样,可以拯救因人类过度索取而面临灭顶之灾的地球家园。

四、就“仁”与“礼”的关系来看,“仁”是本,“礼”是末;“仁”是里,“礼”是表;“仁”是内容,“礼”是形式;“仁”是终极目标,“礼”是保证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约束,是规范与制度。

据杨伯峻先生《论语词典》统计,《论语》中“礼”一词共出现74次,其意义为“礼意、礼仪、礼制、礼法”。我们以为,礼仪、礼制、礼法都是为“天下归仁”这一目标服务的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