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白城KTV招聘网 > 白城热点资讯 > 白城学习/知识 >  本篇讲述了诡信、诚信与道义之间的问题文中说有时候诡诈就是忠信

本篇讲述了诡信、诚信与道义之间的问题文中说有时候诡诈就是忠信

2022-12-17 18:36:25 发布 浏览 404 次

本篇讲述了诡信、诚信与道义之间的问题。文中说有时候诡诈就是忠信,为什么这样说呢?首先信分大小,做事时要弃小信而守大信。其次人分敌我,对敌守信就是对己不忠。要忠于自己的国家利益,就必须对敌方使用诡诈。因此,诡与信主要看使用的对象和目的。

坚守大信 宁死不屈

楚子围宋,宋求救于晋。晋侯使解扬如宋,使无降楚,曰:“晋师悉起,将至矣。”郑人囚而献诸楚,楚子厚赂之,使反其言。许之。登诸楼车,使呼宋人而告之,遂致其君命。楚子将杀之,使与之言曰:“尔既许不谷而反之,何故?非我无信,尔则弃之,速即尔刑!”

对曰:“臣闻之,君能制命为义,臣能承命为信。信载义而行之为利,谋不失利,以卫社稷,民之主也。义无二信,信无二命。君之赂臣,不知命也。受命以出,有死无殒,又何赂乎?臣之许君,以成命也。死而成命,臣之禄也!寡君有信臣,下臣获考,死又何求!”楚子舍之以归。

颜率欲见公仲,公仲不见。颜率谓公仲之谒者曰:“公仲必以率为伪也,故不见率。公仲好内,率曰好士。公仲啬于财,率曰散施。公仲无行,率曰好义。自今以来,率且正言之而已矣。”公仲之谒者以告公仲,公仲遽起而见之。

楚国攻打宋国,宋国向晋国求救。晋国派解扬去宋国,让宋国不要屈服,说:“晋国已全军赶来,快要到达了。”解扬路过郑国时被郑军俘获,献给了楚国,楚王用厚礼收买解扬,让他对宋国说相反的话。解扬假装应允。当他登上攻城的楼车后,对宋国人所传告的还是晋国所命其传告的原话。楚王想杀他,就对他说:“你已经答应了我,为何又要背叛许诺?不是我无信,是你食言,所以我要杀掉你。”

解扬说:“我听过这样的道理:君王下达的正确命令就是义,臣子认真执行就是信。臣子的信用必须以符合君主的大义为前提,这样才会有利于国家。因此臣子的所有谋划不能损害国家利益,以此来保卫国家,这是我的本分,所以我不能执行与国君的命令有冲突的事。你以财物收买我,证明你不明白这个道理。我按照我的君主的命令出使宋国,只求以死报国,绝不有辱使命,你岂能以财富收买我呢?我假意应允,只不过是为了完成君命,如能牺牲自己完成君命,也是臣下的福分呀。我们君主有守信之臣,臣下能完成任务,我是死得其所,还有什么可求的呢!”楚王于是赦免了他,让他回归了晋国。

颜率想见韩相公仲,公仲不见他,颜率对公仲的近侍说:“公仲必定认为我不诚实,才不愿见我。公仲好女色,我却说他好贤士;公仲吝啬钱财,我却说他乐善好施;公仲品行不好,我却说他有正义感。从今往后,我只好改说真话了。”公仲的近侍把这番话转告给了公仲,公仲立刻接见了颜率。

信可分为大信和小信,对国家和集体的信可谓大信,对家庭和个人的信可称之为小信。解扬的例子就是弃小信而守大信,他诡诈欺骗敌人,以求不辱君命而信守诺言,其精神实为可嘉。由此可知,诡诈也是一种谋略,能够把信与计谋完美结合起来是很难做到的,因为善谋者常常被人当作奸诈而无信的人。所以说创造性地运用诡诈,提炼为人生之谋,就可使我们在做事时更能游刃有余。

苏秦得城 不辱燕国

齐伐燕,得十城。燕王使苏秦说齐,齐归燕十城。苏秦还燕,人或毁之曰:“苏秦左右卖国,反复之臣也,将作乱。”燕王意疏之,舍而不用。苏秦恐被罪,入见王曰:“臣,东周之鄙人也,无尺寸之功,而王亲拜之于庙,礼之于庭。今臣为王却齐之兵,而功得十城,宜以益亲。今来而王不官臣者,人必有以不信伤臣于王者。且臣之不信,王之福也。使臣信如尾生,廉如伯夷,孝如曾参,三者天下之高行,而以事王,可乎?”燕王曰:“可也。”苏秦曰:“有此臣,亦不事主矣。孝如曾参,义不离其亲,宿昔于外,王又得使之步行千里,而事弱燕之王哉?廉如伯夷,义不为孤竹君之嗣,不肯为武王之臣,不受封侯而饿死于首阳之下。有廉如此者,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,而进取于齐哉?信如尾生,与女子期于梁柱之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有信如此,何肯扬燕、秦之威,却齐之强兵哉?”

齐国伐燕,连夺十座城池。燕王派苏秦去游说齐国,齐国归还了十座城池。苏秦回国后,有人在燕王面前诋毁苏秦说:“苏秦是反复无常的卖国贼,恐怕将来会作乱。”燕王听后就有意疏远他,不想再用他了。苏秦害怕被降罪,入见燕王说:“臣本是东周郊外的一介平民,寸功未立,却被大王任用于宗庙之职,受到如此崇高礼遇。如今臣为大王退去齐军,收回国土,立了大功,本应得到你的信任才对。现我归来,大王却不理不睬,这必定是有人在背后中伤我,认为我不守信用,其实臣的不信正是大王的福分呀!如果我像尾生那样守信用、像伯夷那样廉洁、像曾参那样孝悌,有了这三人的高洁品行,你认为可以吗?”燕王说:“当然可以!”苏秦说:“有了这些高尚品行,我就不会来侍奉你了。像曾参一样孝敬的人,就不会离开父母而独自在外过夜,你又怎能让他不远千里,来辅佐弱小而处于危难的燕国之君呢?像伯夷一样廉洁的人,为了高义之名连孤竹国国君的地位都放弃了,连周武王的臣子都不愿当,宁可饿死在首阳山下,你又怎能让他到千里之外的齐国游说,去建功立业博取富贵呢?像尾生一样守信的人,在桥下与女子约会,女子没来,大水淹至也不离开,最后抱着桥柱而死。你又怎能让这样的人去宣扬燕、秦的声威,以吓退强大的齐国呢?”

“且夫信行者,所以自为也,非所以为人也,皆自覆之术,非进取之道也。且三王代兴,五霸迭盛,皆不自覆。君以自覆为可乎?则齐于营丘,足下不窥于边城之外。且臣之有老母于东周,离老母而事足下,去自覆之术,而行进取之道。臣之趋固不与足下合者,足下皆自覆之君也;仆者,进取之臣也。臣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也。”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